×
亚太经济

从APEC看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公共外交功能

随着一些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知名度的上升,吸引了大量国际公众的关注,其公共外交功能受到诸多国家的重视,已被各国政府广泛用来提升本国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其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较为典型的个案。作为知名的跨区域政府间国际组织,APEC能够聚集强大的国际传播资源,助力成员国塑造国家形象和传播传统文化。

APEC的知名度和国际传播资源

APEC的前身是1989年成立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当时只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经济论坛,每年举行一次部长会议讨论地区经济合作,只有东盟六个国家,以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韩国12个成员国。1993年,首届亚太经合经济领袖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召开,宣布组织的目的是为亚太人民谋取稳定、安全、繁荣,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从部长级会议升格到经济体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参与国领导人进行了首次非正式会晤,并正式改名为APEC,APEC由论坛走向机制化,国际地位迅速上升,在国际社会日益知名。此后,APEC吸引了区域内众多拥有不同文化传统、政治体制、经济规模、宗教文化、民族构成、地理特征的国家,目前成员国中包括3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9个二十国集团成员国,7个东盟成员国,共19个正式成员国和3个观察员,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涵盖国家最多、级别最高的合作机制,是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和政策交流的重要平台,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合作的三种代表性模式,成为国际公众心目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之一。

APEC的知名度使它具有突出的吸引国际精英公众的能力。公共外交的基本任务是影响国际公众对本国的态度,培养国际公众对本国的好感。但在现实生活中,公众多种多样,不同的公众对于公共外交的意义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精英公众在公共外交中能够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因为他们通常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国际化意识较强,在文化知识界、媒体、经济社会领域中占据重要位置,对外交政策更为关注,对本国政策也更具影响力。APEC设有各种级别的会议,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议、工商领导人会议、中小企业部长会议、妇女领导人会议,各类会议的参加者不但有各国外交部长、外贸部长或经济部长、商业部长,还有亚太地区工商界精英人士、中小企业领导人、亚太地区经济体中商业、政府、学术界和民间、社会等方面的妇女领导人,他们的态度和倾向往往会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对普通公众产生影响,以APEC为平台影响这些人的观念会使公共外交更有效。

APEC的知名度也使其具有强大的聚集国际传播资源的能力。公共外交的主要内容是资讯传播,即通过向国际公众提供反映本国价值体系和内政外交的各种资讯对国际公众的态度和情感产生影响。而APEC各种级别的会议常常会吸引各国知名媒体会蜂拥而来进行高频率的追踪报道。以2014年北京会议为例,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议吸引了406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注册报道,会议期间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APEC会议议题、领导人活动、工商界论坛等的报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传播网络,成员国在APEC会议期间进行公共外交,不但比媒体广告的成本低,而且比政府主导的单向政治传播效果好。为此,APEC已成为成员国政府,特别是主办国家塑造国家形象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APEC与成员国国家形象塑造

通过APEC形成正面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已成为成员国的普遍愿望和行动。

首先,对于成员国而言,拥有APEC的身份本身就有益于形成良好的国际形象。因为APEC倡导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在原则和行动上都保持了一致,在做出协调决定时,遵循透明度、非歧视和国民待遇的原则,并提出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结果不仅适用于APEC成员国之间,也适用于APEC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而且与传统的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往往通过强制性的机制来实现自由化目标不同,APEC在运作过程中采取“协调的单边主义”与“集体指导原则下的单边行动”相结合的机制落实行动,即以成员国自主自愿采取的行动为主,以APEC采取集体主动措施进行协商为辅,对成员的行动进行定期评审。拥有APEC成员国身份,就意味着对APEC这些规则和观念的遵守和认同,这使成员国不但可以从经济互利中获益,而且可以将国家形象与开放、渐进、自愿、协商、发展、互利与共同利益等APEC议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联系在一起。

上一篇:中韩自贸区的“青岛作为”
下一篇:没有了

Top